|
|
|
為什么天氣一熱人就特別容易暴躁?原來都是因為它!时间:2021-07-16 較真要點:血清素是人體內的“情緒管理大師”,對抑郁和焦慮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溫度升高時,血清素受體的活動水平也隨之升高,我們的情緒就會變得不穩定,開始焦慮、抑郁。還有一項追蹤調查顯示,溫度升高會顯著降低幸福感。溫度高于21℃會減少喜悅、幸福等積極情緒,增加壓力、憤怒等負面情緒,還會讓人感覺到疲勞和精力不足。 夏天,熱到爆炸是什么體驗?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大熱天出門被熱到煩躁想要發脾氣的時候吧? 跟男友牽手,好熱好粘別碰我; 出去旅游逛景點,眼里根本看不到美麗的風景,只有眼中的兩團怒火。 可一旦回到空調房,那種焦躁感就會立刻消失,只剩下舒爽和清涼,所以為什么我們一熱就會暴躁? 暴躁的原因可能與血清素有關。血清素是人體內的“情緒管理大師”,對抑郁和焦慮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溫度升高時,血清素受體的活動水平也隨之升高,我們的情緒就會變得不穩定,開始焦慮、抑郁[1]。 還有美國一項基于190萬人的追蹤調查顯示,溫度升高會顯著降低幸福感。與10~16℃的日平均氣溫相比,溫度高于21℃會減少喜悅、幸福等積極情緒,增加壓力、憤怒等負面情緒,還會讓人感覺到疲勞和精力不足[2]。 既然高溫讓人煩躁的情況如此普遍,三伏天又已經到來,知妹就奉上一份夏季清涼攻略,給大家降降溫。 1. 空調開多少度?空調和風扇哪個更好? 空調:對大多數人來說,空調開到26℃會比較舒適,不冷不熱還省電。 風扇:很多人都認為風扇比空調更加“養生”。事實上,風扇只是通過增加空氣對流暫時緩解熱感。當氣溫升到32 ℃以上時,電扇的降溫效果就很微弱了,只吹電扇的話很容易中暑,更別提養生了。 使用小貼士: 使用空調時,注意空調清潔和室內通風,時常去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預防空調病哦。 無論是空調還是電扇,長時間近距離的直吹都容易導致面癱[3],使用時要注意不能直吹耳周、后腦勺和頸部。 清涼小技巧:把風扇放在空調的出風口,可以讓冷空氣來得更猛烈些。 2. 天氣炎熱,多喝熱水還是多喝涼水?冰可樂還是保溫杯泡枸杞? 冰可樂和熱飲都不可! 疾控中心的《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說過不要喝熱水,也不要喝含有大量糖分或酒精的飲料。這樣的飲料會讓人失去更多的體液,而冰飲可能造成胃部痙攣。 建議喝涼水(5~15 ℃)或喝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鹽分與礦物質的運動飲料。如果要在大熱天室外工作或劇烈運動,如軍訓等等,每小時至少要喝2~4杯涼水(500~1000ml),水溫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4]。 3. 夏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最涼快? 不要再覺得黑色熱啦! 研究發現,與白色衣服相比,黑色衣服在足夠寬松透氣的情況下,吸收的額外熱量會在到達皮膚之前消失[5]。 所以人家黑色只是看著熱,穿著不熱啦。也沒有哪種顏色的衣服絕對涼快,但有些顏色的衣服防紫外線特別好使。研究表明,顏色越深的衣服抗紫外線的能力越好,其中深藍色和黑色性能最佳[6]。所以寬松透氣,“走路帶風”的深色衣服是最佳選擇。 附贈一個按材質選衣服的小技巧:純棉、亞麻、真絲等天然纖維穿著會更涼快。 4. 外出應該注意些什么? 炎熱天氣盡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最好走陰涼處,涂防曬霜、穿防曬衣、打防曬傘。防曬傘不僅防曬黑,太陽直射時還有一定的降溫功能。還可以用小電扇、清涼噴霧、止汗濕巾等小物來解暑。 5. 中暑怎么辦? 將中暑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降溫:解開衣物,用涼水擦拭身體,涼濕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監測體溫:盡量使體溫降到38℃。 盡快就醫[4]。 6. 夏天想運動怎么辦? 清晨或傍晚時,可進行慢跑、游泳、室內羽毛球等運動。 7. 其他清涼方法 用涼水洗臉、擦拭身體。 冰敷腋下、大腿根,可以“吸走”體內的熱量。沒有冰袋時,用礦泉水瓶接自來水夾在腋下等或者用濕毛巾冷敷,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記得水溫不要太涼,敷的時間不要過長,會冷! 還可以聽清涼的音樂,噴清涼味道的香水……或者,住在冰箱里。 這個夏天,不要再“熱成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