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耿飚:唯一無軍銜國防部長 創造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时间:2021-03-23 耿飚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久經沙場的高級指揮員,由于1950年1月便到外交部工作,成為新中國首任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王國公使。所以1955年全軍實行軍銜制的時候,沒有授予軍銜,成了一個“無銜將軍”。 耿飚文武雙全,武功蓋世,軍事才能杰出,在征場上屢屢出奇制勝,多次建功。 耿飚將軍身懷高級武功,肉搏格斗技藝超群,一柄馬刀就可以出入于千軍萬馬之中,他當了師參謀長還能夠率眾拼刺刀。我們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會看出,即使在使用冷兵器的古代,耿飚也必然是一員五虎上將,是長坂坡上殺個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說起來,耿飚的武藝全是從自己的父親那兒學來的。 耿飚的父親自幼闖蕩江湖,曾在撫臺的親兵營里學了9年武功,差點被選入皇宮擔任宮廷侍衛,手使過皇上賜予的虎頭雙鉤,人稱“雙鉤大俠”。 耿飚在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父親闖蕩江湖后返鄉的情形的:當父親青衣軟靠,箭袖快靴,背插虎頭雙鉤,頭戴羽翎,胸佩貉帶,大步登上嚴家沖山嘴時,村里人都驚呼起來:“嗬!好一個雙鉤大俠!” 從父親那里,耿飚學會了南拳、氣功、單刀、點穴。 憑著這超凡的武功,耿飚在革命戰爭中,經常徒手殺敵,以一當十。 在耿飚的回憶錄中,這種驚心動魄的記錄屢見不鮮,其中的第一次,是剛滿18歲,卻已是中共正式黨員、游擊隊長的耿飚帶兩名隊員乘夜去偷襲一土豪家。彼時,土豪門口有家丁拎槍放哨,耿飚從其身后跳出,一個簡單的鎖喉,便將家丁鎖背過氣了,從容繳獲其嶄新漢陽造步槍一支,尖頭子彈20發。 耿飚就是以這種方式連續弄到了十六支步槍,并以這十六支步槍起家,成為井岡山紅軍的骨干之一。 長征中,耿飚率部擔任第2師前衛,屢摧強敵,有力地掩護了中央縱隊和主力紅軍突破敵四道封鎖線。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耿飚同志任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率部參加四渡赤水、再克遵義,親自率部在江界渡口強渡烏江,首奪天險婁山關,為中央縱隊和大部隊開辟前進通道。 在通過彝族地區時,搶渡大渡河,配合兄弟部隊奪占瀘定橋,耿飚功不可沒。 毛澤東同志曾就此專門寫信表揚了耿飚。 不過,耿飚認為,在長征全過程中,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還是湘江之戰。 耿飚在回憶錄中寫:我團一營與敵人撕殺成一團,本來正在陣地中間的團指揮所,成了前沿。七八個敵兵利用一道土坎做掩體,直接竄到了指揮所前面,我組織團部人員猛甩手榴彈,打退一批又鉆出一批。警衛員楊力一邊用身體護住我,一邊向敵人射擊,連聲叫我快走。我大喊一聲:“拿馬刀來!”率領他們撲過去格斗。收拾完這股敵人(約一個排)后,我的全身完全成了血漿,血腥味使我不停地干嘔。 戰場上是這樣悍勇,耿飚將軍不僅僅是一員身先士卒的猛將,不僅僅是‘耿猛子’,他還是善于排兵布陣的軍師。他指揮的戰斗,講究科學,講究藝術,在武器裝備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敵我傷亡比可以達到幾十比一。他猛而不莽,智勇雙全。長征途中一路血戰,單憑猛沖猛打,是不可能獲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耿飚作為前衛團的團長,實際上就是整個中央紅軍的刀鋒,一路上搶湘江、盤赤水、跨金沙、飛大渡,占婁山關、奪臘子口,處處都顯示出耿飚將軍的過人膽識和智慧。幾十年的軍旅風云,充分證明了他是運籌帷幄的高級將才。 耿飚長女耿瑩在“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成立大會”上也談到了長征途中的湘江之戰,她驚嘆道:“父親英勇善戰。湘江之戰,他的一個團居然阻擊了整整15個 團,這在現代中外戰爭史上,都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團長,父親手揮馬刀搏斗,全身都是血漿,血腥味嗆得他不停地干嘔。政委楊成武右腿負傷,差點被俘。連林彪 、聶榮臻都差點被敵人包了餃子。血戰五天五夜,紅軍由八萬四千人打到不足四萬人。多虧了毛澤東、彭德懷和父親等一個個中國革命的‘天神系列’,才最終險度難關! 談論起父親,耿瑩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她說:“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這個父親,是個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摸魚,出門能談判,回家能做飯的人物。放到古代,父親就是趙子龍、秦叔寶! 關于上山打獵,耿瑩特別提了兩件。 第一件,在長征時,耿飚從瑞金騎出的騾子在炮火紛飛的背景下弄丟了,他就到草原上獵野馬當坐騎,他獵到了一匹頭馬。該頭馬被征服后,帶來了十幾匹馬。耿飚就給朱德、林彪、聶榮臻、左權、徐特立、董必武等人每人送了一匹。 第二件,1940年,陜甘寧邊區正興起“大生產運動”,耿飚率部隊在一處偏遠山地屯田開荒。深山叢林里野獸眾多,不僅糟蹋莊稼,還傷害人畜!案赣H組織部隊打獵,一個月下來,打了4只老虎、七八只豹子、上百條狼和狐貍以及上千只野兔。他們把獸皮剝下來,去城里賣錢。父親將一只虎送到延安,給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毛主席童心大起,‘引誘’朱總司令說,‘你能不能一個人把它舉起來?’朱總司令還真試了試,然后說,‘不行’……” 對于戰爭,耿瑩的記憶里總是在炮聲中沒完沒了的行軍、打仗。她說,她兒時的搖籃,便是父親的馬兜子。她不滿一歲就跟著父親南征北戰!懊看蛲暌徽,父親的習慣動作就是摸摸馬兜,知道我安然,便繼續前行! 耿瑩說,她還曾被打仗太投入的戰士落在了戰場,險些喪命!爸钡90年代父親病危的最后時刻,他才流淚告訴我這段經歷! “父親當時打國民黨,年僅13歲的警衛員把我放在凹進去的戰壕里,忘了帶走!本瓦@樣跑出了兩里地,耿飚發現女兒不在,卻沒有作聲!霸诟赣H看來,戰士比女兒更寶貴,敵人可能已經趕到,他不能犧牲了女兒,再搭上一個戰士!比绻皇邱R夫及時發現并堅持回去救了耿瑩,她早已在不滿一歲時就夭折。 耿瑩深情無限地說:“父親走到哪里,我就上到哪里,直到1950年父親調到北京,脫下軍裝干外交,我才安定下來! 1950年1月,中央一紙調令,將正在西北前線的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耿飚調到北京,安排他和姬鵬飛等人一起,轉行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駐外大使。 耿飚的次女兒耿焱說:“父親那時候正帶領部隊往西北打,中央的調令來了,說讓他去做外交官,他說我對外交可是一竅不通啊,非常不愿意,一個軍人脫掉軍裝是很痛苦的事情。中央說,我們就是需要你這樣懂軍事的干部,外交就是戰略,你懂軍事,懂戰略。周總理說:抗日戰爭時期,你就負責接待美軍軍事觀察組赴晉察冀軍區參觀訪問;解放戰爭時期,你又在軍調處協助葉劍英工作,同美蔣代表打過交道,怎能說對外交可是一竅不通呢?基于這些原因,父親同意了,接受了! 就因為這樣,耿飚沒有參與1955年的評銜,這對于一個經歷過百戰沙場的將軍來說,無疑是一大憾事。 如果不是這樣,耿飚很可能是副兵團級,按資歷和戰功,是完全可以評上將軍銜的。 1979年1月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總參謀長鄧小平宣布:軍委決定耿飚回軍隊任職。 耿飚將軍的夫人趙蘭香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耿飚回歸軍隊的那一天的情景:“工作人員送來了軍裝,等不得我給新衣服過水,耿飚當即就‘披掛’上陣了。他一連說了幾個‘好哇,穿什么都不如穿它舒服。還是紅旗式的領章好,還是那顆紅五星好! 1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國務院副總理耿飚兼任軍委秘書長,協助軍委主席處理軍委的日常工作。 1981年3月,耿飚又兼任國防部長。 耿焱回憶:“在父親兼任國防部長的前后兩年中,他為軍隊整編、民航改制、中美軍事關系等問題操碎了心! 上一篇歷史文獻:保定解放史料下一篇史上五大千古奇才 |